查看原文
其他

MIT发布2021年10大突破性技术


电话 | 010-82030532    手机 | 18501361766

微信 | tech99999    邮箱 | yw@techxcope.com



来源:MIT

《麻省理工科技评论》一直关注新兴技术的发展及商业化落地,自2001年起每年都会评选出年度“十大突破性技术”,希望借此对拥有极大潜力实现商业化的、并可对未来世界带来极大影响的新兴科技做出最有力的研判。评选至今,这份在全球科技领域举足轻重的榜单曾精准预测脑机接口、智能手表、癌症基因疗法、深度学习等诸多热门技术的崛起。

近日,《麻省理工科技评论》发布了最新的2021年10大突破性技术,带大家一瞥未来。


1、Messenger RNA疫苗


       



我们很幸运。两种最有效的针对冠状病毒的疫苗均基于信使RNA,该技术已经使用了20年。当covid-19大流行于去年1月开始时,几家生物技术公司的科学家迅速转向使用mRNA作为研发潜在疫苗的一种方法。到2020年12月下旬,全球范围内有超过150万人死于covid-19,但同时该疫苗已在美国获得批准,这标志着流感大流行结束的开始。

新的共生疫苗基于一种从未在治疗中使用的技术,它可能会改变医学,从而开发出针对各种传染病(包括疟疾)的疫苗。如果这种冠状病毒不断变异,mRNA疫苗可以很容易地快速修改。

信使RNA还具有广阔的前景,可作为廉价的基因修复镰状细胞疾病和HIV的基础。同样还可用于利用mRNA帮助机体抵抗癌症的研究中。


2、GPT-3


       



学习写作和说话的大型自然语言计算机模型是向人工智能迈出的一大步,可以更好地理解世界并与之互动。GPT-3是迄今为止最大也是最有文采的计算机模型。

GPT-3经过数千本书和大部分互联网的文本训练,能够以奇异的(有时是离奇的)现实主义模仿人类编写的文本,使其成为使用机器学习产生的最令人印象深刻的语言模型。

但是GPT-3不了解它在写什么,因此有时结果是乱码和荒谬的。培训需要大量的计算能力,数据和金钱,造成了巨大的碳足迹,并限制了那些拥有非凡资源的实验室开发类似的模型。而且由于它的训练对象是来自互联网的文本,而互联网上充满了错误的信息和偏见,所以它经常会产生类似的偏见段落。


3、TikTok推荐算法


       



自2016年在中国推出以来,TikTok已成为全球增长最快的社交网络之一。它已被下载数十亿次,并吸引了数亿用户。为什么?因为为TikTok“为您而生”的算法已经改变了人们在网络上成名的方式。

当其他平台更倾向于突出具有大众号召力的内容时,TikTok的算法似乎可以从默默无闻的创作者中挖掘出一个新的创作者,就像它们可以突出一个知名的明星一样。而且他们特别善于将相关的内容输送给那些有共同兴趣或身份的小众用户社区。

新创作者能够非常迅速地获得大量浏览量--以及用户可以轻松地发现如此多种类的内容--这些都促成了该应用的惊人增长。其他社交媒体公司现在正争相在自己的应用上复制这些功能。


4、锂金属电池


       



电动汽车的销售形势艰难。

不仅因为它们比较昂贵,还因为在需要充电之前,您只能开车几百英里——这比停下汽油要花费更长的时间。而所有这些缺点与锂离子电池的局限性有关。

一家资金雄厚的硅谷创业公司现在表示,它有一种电池,将使电动汽车更容易被大众消费者接受。

它被称为锂金属电池,由QuantumScape公司开发。根据早期的测试结果,这种电池可以将电动车的续航里程提高80%,并且可以快速充电。这家初创公司与大众汽车达成协议,大众汽车表示将在2025年之前销售搭载这种新型电池的电动车。

这种电池还只是一个原型,比汽车所需的电池小得多。但是,如果QuantumScape和其他从事锂金属电池研究的公司取得成功,它可能最终使电动车吸引数百万消费者。


5、数据信托


       



事实证明,技术公司对我们的个人数据管理不善。我们的信息被泄露,被黑客入侵,且出售和转售的次数超过了我们大多数人的能力。

也许问题不在于我们,而在于我们长期以来一直遵循的隐私模型——在这种模型中,我们作为个人主要负责管理和保护我们自己的隐私。

数据信托提供了一种替代方法,一些政府正在开始探索。数据信托是一个法律实体,代表人们收集和管理他们的个人数据。虽然这些信托的结构和功能仍在定义中,许多问题仍然存在,但数据信托为隐私和安全方面的长期问题提供了潜在的解决方案。


6、绿色氢能


       



氢气一直是化石燃料的诱人替代品。

它燃烧干净,不排放二氧化碳;它的能量密度大,因此是一种很好的方式来储存来自可再生资源的电力;你还可以制造液态合成燃料,作为汽油或柴油的直接替代品。但到目前为止,大多数氢气都是由天然气制成的,该过程很脏且耗能大。

而太阳能和风能的成本迅速下降,意味着绿色氢现在便宜到可以实用。只需用电将水除掉,就可以得到氢气。

目前欧洲正在引领潮流,开始建立所需的基础设施。比如电解厂正以太阳能和风能为动力,生产干净的氢气。


7、数字接触追踪


       



随着冠状病毒开始在世界范围内传播,乍一看似乎数字接触追踪可能对我们有帮助。智能手机应用可以使用GPS或蓝牙来创建最近有过交集的人的日志。如果他们中的一个人后来检测出covid阳性,这个人可以将结果输入应用程序,它会提醒其他可能已经暴露的人。

但是,数字接触跟踪在很大程度上未能对病毒的传播产生很大影响。苹果和谷歌迅速向许多智能手机推出了诸如暴露通知之类的功能,但公共卫生官员却难以说服居民使用这些功能。

不过,这不代表数字接触跟踪没意义。我们从这次大流行中吸取的教训不仅可以帮助我们为下一次大流行做好准备,而且还可以延续到其他医疗领域。


8、超精确定位


       



我们每天都在使用GPS;它已经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和许多业务。但是,今天的GPS可以精确到5到10米以内,而新的超精确定位技术的精确度可以达到几厘米或几毫米。

这为我们带来了新的可能性——从山体滑坡预警到送货机器人,再到自动驾驶汽车,超精确定位使这些应用更安全。

中国的北斗(北斗)全球导航系统于2020年6月完成,这是使这一切成为可能的一部分。它为世界上任何人提供1.5至2米的定位精度。使用基于地面的增强,它可以降低到毫米级的精度。

同时,自1990年代初以来就一直存在的GPS正在升级:11月发射的四颗GPS III新卫星,预计到2023年将在轨道上发射。


9、远程技术


       



狂热的大流行迫使世界走向远程技术。在医疗保健和教育领域,正确实现这一转变尤为关键。世界上一些地方在让这两个领域的远程服务为人们提供良好服务方面做得特别好。

比如,在线家教公司Snapask在亚洲9个国家拥有350多万用户,还有位于印度的学习应用Byju's的用户数量已经飙升至近7000万。遗憾的是,其他许多国家的学生仍然在网上上课方面举步维艰。

与此同时,乌干达和其他几个非洲国家的远程医疗工作已经在流行病期间将医疗服务扩展到数百万人。在世界上长期缺乏医生的地区,远程医疗已经成为救命稻草。


10、多技能AI


       



尽管近年来人工智能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但AI和机器人在许多方面仍然是愚蠢的,特别是在解决新问题或浏览陌生环境方面。他们缺乏人类的能力,甚至不如年幼的儿童,他们无法学习世界如何运转并将常识应用于新情况。

提高人工智能技能的一个很有前途的方法是扩展它的感官。

当前,具有计算机视觉或音频识别功能的AI可以感知事物,但无法使用自然语言算法“谈论”其看到和听到的内容。但如果你把这些能力结合在一个人工智能系统中呢?这些系统是否会开始获得类似人类的智能?一个能看、能摸、能听、能交流的机器人是否能成为更高效的人类助手?

如果把感官与语言结合起来,为AI提供一种更像人类的方式来收集和处理新信息,它最终会发展会对世界的理解吗?研究人员正希望通过这种方式,产生一种更强大的AI,可以适应新情况或新问题。这样的AI算法可以帮助我们解决更复杂的问题,或者被移植到智能机器人和协作机器人中,以改善我们的生产与生活。


一网打尽系列文章,请回复以下关键词查看:
创新发展习近平 | 创新中国 | 创新创业 | 科技体制改革 | 科技创新政策 | 协同创新 | 科研管理 | 成果转化 | 新科技革命 | 基础研究 | 产学研 | 供给侧
热点专题军民融合 | 民参军 | 工业4.0 | 商业航天 | 智库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 基金 | 装备采办 | 博士 | 摩尔定律 | 诺贝尔奖 | 国家实验室 | 国防工业 | 十三五 创新教育 军工百强 试验鉴定 | 影响因子 | 双一流 | 净评估
预见未来预见2016 |预见2020  | 预见2025预见2030  | 预见2035 预见2045  | 预见2050
前沿科技颠覆性技术 | 生物 仿生 | 脑科学 | 精准医学 | 基因 |  基因编辑 虚拟现实 | 增强现实 | 纳米 | 人工智能 | 机器人 | 3D打印 | 4D打印 赫兹 | 云计算 | 物联网 互联网+ 大数据 | 石墨烯 | 能源 | 电池 | 量子 | 超材料 | 超级计算机 | 卫星 | 北斗 | 智能制造 不依赖GPS导航 | 通信 5G | MIT技术评论 | 航空发动机 | 可穿戴 氮化镓 | 隐身 | 半导体 | 脑机接口 | 传感器
先进武器中国武器 | 无人机 | 轰炸机 预警机 | 运输机 | 直升机 战斗机 | 六代机 网络武器 | 激光武器 | 电磁炮 | 高超声速武器 反无人机 | 防空反导 潜航器
未来战争未来战争 | 抵消战略 | 水下战 | 网络空间战 | 分布式杀伤 | 无人机蜂群 | 太空战 反卫星
领先国家美国 | 俄罗斯 | 英国 | 德国 | 法国 | 日本 以色列 | 印度
前沿机构战略能力办公室 | DARPA 快响小组 | Gartner | 硅谷 | 谷歌 | 华为 阿里 | 俄先期研究基金会 | 军工百强
前沿人物钱学森 | 马斯克 | 凯文凯利 | 任正非 | 马云 | 奥巴马 | 特朗普
专家专栏黄志澄 | 许得君 | 施一公 | 王喜文 | 贺飞 | 李萍 | 刘锋 | 王煜全 易本胜 李德毅 | 游光荣 | 刘亚威 | 赵文银 | 廖孟豪 | 谭铁牛 | 于川信 | 邬贺铨
全文收录2017文章全收录 | 2016文章全收录 | 2015文章全收录 | 2014文章全收录
其他主题系列陆续整理中,敬请期待……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